top of page

主題之旅

​元宵萬龜祈福

元宵節是澎湖最具特色的重要慶典,澎湖人過元宵,比過年還熱鬧,各大小廟宇均會推出各式的乞龜、猜燈謎等民俗慶典活動,宛如一場宗教嘉年華。

何謂「乞龜」: 龜是四靈之一,「乞龜乞綵乞平安」,澎湖的乞龜活動,意在乞求平安。地方諺語:「摸龜頭,起大樓;摸龜尾,存家伙;摸龜殼,事業穩達達;摸龜腳,金銀財寶滿厝腳」。乞龜活動持續至今,「龜」種類有所變化,早期以肪片龜為主,因無法久藏;後以米龜替代,演變至今,各種不同材質的「金錢龜」、「金龜」、「米龜」、「果凍龜」、「黑糖糕龜」、「麵線龜」等等。


每年的元宵節前幾日,澎湖各地的廟宇皆會在門口以紅紙公告一張清單,提醒去年乞得物品的民眾,今年應還願的數量。該民眾會在元宵節前夕製作完成,到神明的面前拜拜還願,並供奉於廟宇中, 開放民眾自行前往擲筊,將幸福延續至下一個幸運人。

​海上花火節

澎湖海上花火節於觀音亭園區施放,美麗的煙火與得天獨厚的海灣環境、浪漫的西瀛虹橋相得益彰,由於煙火施放地點與觀眾觀賞區只有約300公尺距離,遊客可以近距離欣賞煙火,8至16吋高空煙火在海上夜空中震撼演出,仿佛就在你眼前觸手可及,獨特的臨場震撼感,為澎湖海上花火節最吸引人的地方。觀賞區腹地寬廣,遊客可盡情沉沁在悠閒浪漫的氛圍中。

花火節時刻表.jpg

戰地文化

●馬公金龜頭礮臺

馬公金龜頭礮臺地當澎湖島西側的馬公半島極西,媽宮城西南門外,媽宮澳(今馬公灣)西南的龜頭山上,與大山嶼舊稱「蛇頭」的風櫃尾蛇頭山東西斜對,共扼馬公港門。充滿歲月履痕的金龜頭礮臺已經過修復,帶著古老的故事及新面貌與遊客見面,鄰近的潘安邦故居、天后宮、順承門、篤行十村…等古蹟也是值得一遊,喜歡古蹟文化的遊客們絕對不能錯過。

●西嶼東昌營區

東昌營區(西嶼西堡壘)屬於海岸防禦工事,計由3砲座6砲位構成,是日治時期澎湖島嶼要塞之一,現在是西嶼鄉潛力景點之一。現今將營區內日治時期所建砲台群、地下坑道、堡壘等設施機能整頓,陸續完成東昌營區之停車場、公廁等必要公共服務設施,未來將結合當地的軍事遺址及歷史人文等資源,並將解說戰地生活納入其中,重塑西嶼地區旅遊新印象。

●西嶼西台古堡

西嶼西臺乃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清法戰爭,法將孤拔率遠東艦隊攻打臺澎,澎湖失守。清法和議後,加強澎湖防務。當時在西嶼外垵與內垵間高地闢建砲臺一座,設置四門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隔年另在內垵高地增設西嶼東臺。西嶼西台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的海岸邊,占地約八公頃,四周由堅實的牆垣環繞,是澎湖現存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古炮台。

●西嶼東台古堡

西嶼東臺又稱為「東臺古堡」,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是清代劉銘傳於光緒十三年所督建的砲台,當時引進西式砲台,以海防為目的,作為軍事防禦之用。方位坐南朝北,在許多戰役中都發揮了它鎮守的功用,特別的是在古堡的東方城牆外有一處觀測所。目前西嶼東臺已被列為一級古蹟,富有歷史意義,是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

農村體驗

●牛屎窟

年農村時代,農戶平日燒水煮飯都靠山上的乾樹枝,因山上乾柴有限,先人特撿拾牛群留下的牛屎,傾倒於牛屎窟內,閒暇時即用工具,製作成圓形類似餅狀的牛屎片,將其貼在屋前屋後的硓古石壁上曬乾當柴使用。

●牛車漫遊

體驗農業時代牛拉著牛車 , 回味阿公阿嬤早期的兒時趣味 ,嘗澎湖當地消炎解熱的風味茶。

●捕含竹

利用銀合歡枯枝、曬乾的牛屎餅、挖沙洞、生火、埋土熱火悶熟食物,進行土窯行

漁村體驗

●牽罟

牽罟是一種需要大家同心協力的,先把迤曳網一端的纜繩留在岸上固定住,然後舢舨載著魚網出海繞了∩字型半圈回來後,再由岸上的人將另一端的纜繩牽上岸然後岸上的人同心協力拉動魚網兩端的纜繩,準備把魚網拖上岸,聽從船老大指揮著兩旁拉繩的速度將漁網拖上岸。

●曬魚乾

澎湖地區的冬天東北季風強勁,所有漁業活動幾乎暫停。島民為了準備過冬糧食,因此將夏日撈捕的魚獲曬乾儲存。把溫仔魚、丁香、四破、臭肉魚,以鹽水浸泡再放在用竹子做成的方形簍子上蒸熟,整排併放在空曠處曝曬,視魚乾的軟硬程度大約需時一個半、二個白天。

●抱礅

澎湖人靠海吃飯,發展出石滬、抱墩等傳統捕魚法。抱墩為澎湖特有,是澎湖先民的生活智慧,利用魚兒的習性做陷阱捕捉,取材天然,且不會破壞生態資源。所謂的「墩」,就是以石塊在潮間帶築成開口的石堆(也叫石屋),專供底棲性魚類棲息。所用的石材以玄武岩塊及.咕石塊為主,依各地點取材方便而定。「墩」就是一種利用潮汐捕魚的陷阱,漲潮時底棲魚類游進石墩內棲息,等到退潮時,漁民前往潮間帶將石墩一塊塊拆掉,以魚網捕魚,這就是所謂的「抱墩」

傳統美食DIY

●炸棗DIY

炸棗對於澎湖來說是一種傳統的故鄉味,婚禮習俗上的食物,就像女方文定時發送的囍餅,只不過炸棗是在男方結婚時使用,也是廟宇節慶必備,就像台灣使用紅龜粿一樣,象徵喜氣的代表食物。

●肪片龜DIY

肪片龜,四面環海的澎湖認為烏龜是海上的守護神,象徵「平安歸」。微甜的糯米糰是用炒熟的糯米和糖製成,已經可以食用。依照著店主人說的口訣「轉、折、壓」,經過不斷搓揉,麵團越來越光亮,再抓出比例捏塑四肢,烏龜身體的脊背也用手輕輕壓出,最後用食用顏料,畫上綠蠵龜的13片龜甲、腳爪、眼睛,在烏龜身上寫下願望和祝福。

●澎湖麵線DIY

澎湖因為陽光強烈 , 有海風空氣鹹度高 , 還要是陽光強弱 , 溫度濕度時時調整避免筋度消失 , 所以澎湖麵線比較有Q彈口感 , 在師傅指導下 , 人人都可以體驗手作麵線的神奇之處 , 活動結束還能夠品嘗一下澎湖麵線的風味。

傳統古厝

澎湖聚落之佈局多依自然地形,為向陽背風計,住宅多沿同樣坐向。古厝多以石砌窗、石刻漏窗來抵擋風化作用,由咾咕石與玄武岩岩塊搭建而成。今日,許多村莊內仍保留此一特色。近年來因人口外流而有大量淪為空屋或廢屋之現象,如不處理,許多擁有特色之民居可能會加速毀壞,目前本鄉仍保有許多古厝民宅,如許家村、沙港村、菓葉村及南寮村等,另湖西陳宅、沙港陳宅、菓葉許宅等更是值得前往觀賞之古厝。

0

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 ; 網站更新日期:2019/03/30

©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